宋元林教授︱聚焦“肺”前沿,一起向未来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2年11月28日-12月4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的“2022复旦中山肿瘤防治中心年会”在上海举行。此次大会以“万象立新·合和共进”为主题,邀请国内专家对肺癌等肿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治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享。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为我们分享呼吸科重难点问题的治疗及学科建设。
专家简介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上海市教委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领军人才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
上海市呼吸病学会候任主任委员
上海市肺部炎症与损伤重点实验室主任
亚太呼吸病学会感染学组组长
Respirology副主编,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副主编,AJP-lung 编委
申请到专利8项,转化三项
擅长治疗慢阻肺,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和急慢性呼吸衰竭。主持科技部重点
研发,自然基金,973子课题,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17项课题
医脉通:对于肿瘤领域的呼吸衰竭等危重症呼吸疾病的诊治,目前国内的诊治难点是什么?克服方法是什么?
宋元林教授:肿瘤的进展和合并感染可导致肿瘤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比如肿瘤生长部位特殊(如生长在气道内)无法及时接受介入治疗而导致气道阻塞或呼吸衰竭,再比如肿瘤进展到晚期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也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这种危重症呼吸疾病的诊治既重要又有一定难度。
治疗呼吸衰竭需要一定条件和技术,医护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才能掌握诊疗技术,这方面需要相关呼吸科ICU或ICU医护人员的配合和努力。目前国内肿瘤的重症治疗方面亟需熟悉肿瘤规范化治疗和呼吸衰竭诊治这两方面医疗知识和技术的人才。因为单纯的肿瘤科医生可能对呼吸衰竭的治疗不是特别熟悉,而呼吸科非肿瘤亚专科的医生可能对肿瘤的最新治疗了解也不全面。目前,综合性医院的呼吸科ICU的医生来说这两方面问题的临床诊治相对熟悉,也对肿瘤晚期患者的管理、诊疗有较好的经验。未来这方面的进步和提升也是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学科(PCCM)建设的重要部分。
另外肿瘤晚期合并呼吸衰竭困难患者治疗的特殊性也提高了诊治难度。因为这类患者与正常肿瘤患者治疗的用药剂量、诊疗流程、时间等方面有所不同,需根据情况做出调整。同时还需结合患者自身呼吸功能和生理状态等条件评估患者是否可以进行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肿瘤治疗。而以往缺少肿瘤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因此,当下指南在这方面还没有推荐治疗方法和规范,临床诊疗缺乏一定的参考标准。未来还需呼吸科、肿瘤科、感染科、急危重症科等多学科医生齐心协力共同行动,有效规范化晚期肿瘤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的诊疗。肿瘤晚期患者,或肿瘤出现并发生症的患者,包括感染,肺栓塞,心衰,脓毒症等很多在ICU度过,因此这部分患者的有效救治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医脉通:慢阻肺是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疾病,其病程长诊治难度大,对于该病的治疗,请您谈谈免疫调节在慢阻肺的治疗中起到了哪些重要价值?
宋元林教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我国四大慢病之一,患病人数多,目前全国有一亿患者。
“十三五”规划以来,国家在慢阻肺的诊疗和研究方面投入了多方面的资源,如科技部和临床研究项目支持,提供资源用于慢阻肺的诊疗、患者培训、教育和基层医务人员对肺功能设备的掌握、培训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慢阻肺整体的诊断、治疗、筛查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加强。
除资源限制外,慢阻肺还存在诊断不足、治疗不充分和不规范等现状,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慢阻肺规范化诊疗的发展。
慢阻肺的治疗方面,除常规的支气管扩张剂用药外,免疫治疗也被认为是减少慢阻肺进行性加重的重要一环。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咳嗽、咳痰或反复感染和病情进行性加重。因为当下呼吸道定植病原微生物后,如果区域免疫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细菌生长超过一定阈值就易加重感染,导致慢阻肺病情的进行性加重。免疫治疗通过调节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减少细菌的定植及细菌毒素的产生,有利于呼吸道菌群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慢阻肺的进行性加重。此外免疫治疗也包括配合药物来增强呼吸道区域免疫功能,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配合祛痰、抗氧化的药物,促进病原菌良好的培养基——痰液的排出,这既可以改善呼吸道功能又可以减少细菌在下呼吸道的定植与生长,有效维护了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从而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和进行性加重及慢性气道炎症的产生。
医脉通:学科建设涉及医院资源投入、专业知识培训、团队融合分工、人才梯队建设等等,您认为呼吸学科如何建设,才能更好服务临床患者的诊治呢?
宋元林教授:在王辰院士以及呼吸界同仁的努力下,率先在我国提出了学科建设的一系列策略,特别是PCCM建设,它对不同级别的医院提出了PCCM建设规范化的要求和标准。
其中特别重要的部分是人才的培养。因为临床诊断、治疗所需的知识和技术,需要医护人员去实践;科学研究的问题也需要医护人员来提出。一方面,希望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诊治和护理能提供高水平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也希望医护人员与科学家们提出目前临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来逐步解决这些难题。我们要从住院医生开始,培养年轻医生规范化临床诊疗的思路,提供他们成长的环境。人才建设起来后,我们的学科建设就会进一步做大做强。
除了人才培养,我们还需要建立制度和进一步规范诊疗的流程,进行学科“医教研”整体的配合、管理和全面发展。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共赢,提高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疗的技术水平和高度,通过规范化的PCCM建设来提高整体学科诊疗水平。
- 上一篇
52岁男性持续咳嗽一个月,竟是感染了这种真菌︱病例学习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病历资料患者男,52岁,肥胖(体重指数=32.5 kg/m2)因胸片浸润异常转诊至我院。患者持续咳嗽1个月,无发热、寒战、呼吸困难或咳痰。患者已行1周的克拉霉素400 mg/d治疗,无改善。患者既往有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和胃食管反流病病史,无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否认有酒精或非法药物使用史、职业暴露史、近期旅行史和结核病暴露史。
- 下一篇
常见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图文并茂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病毒性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其风险因素有很多如免疫系统紊乱、儿童营养不良、吸烟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尤其免疫低下的人群具有高感染风险。病毒感染的临床病程与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其症状具有非特异性,如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难以进行鉴别诊断。影像学技术中X线胸片(chest X-ray, CXR)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