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新研究:P波持续时间可预测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房颤发病率
P波指数可用于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了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国香港一家三级医院住院的患者,患者有心衰,既往无房颤,且有基线心电图结果,最后一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12月30日。
研究的主要结局为新发房颤,次要结局为卒中、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
研究结果
图1 研究的数据处理过程
研究共纳入2718例患者[中位年龄:77.4岁,四分位间距(IQR):66.9–84.3岁;47.9%为男性]。
中位随访4.8年,1150名患者发生房颤(8.8/年),339人发生卒中(2.6/年)、563人出现心血管死亡(4.3/年)和1972人发生全因死亡(15.1/年)。
在基线年龄较大的女性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显著升高。房颤患者也较窦性心律患者更易发生卒中(17.5% vs 8.8%,P<0.001)和心血管死亡(24.3% vs 18.0%;P=0.0014),而非全因死亡率(76.5% vs 69.6%;P=0.121)。
图2 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新发房颤和卒中的 Kaplan-Meier曲线
与P波持续时间101–120 ms(参考)的患者相比,不同最大P波持续时间预测新发房颤的几率分别为≤90 ms [HR=1.17(1.11,1.50),P < 0.01]、131–140 ms [HR: 1.29(1.09,1.54),P < 0.001]、≥141 ms [HR: 1.52(1.32,1.75),P < 0.001]。
图3 最大P波持续时间与不良结局风险之间关联的调整三次样条模型(95% CI:虚线图)
同样,其也可预测心血管死亡率:≤90 ms [HR=1.50(1.08,2.06),P < 0.001]、≥141 ms [HR: 1.18(1.15,1.45),P < 0.001];全因死亡率:≤90 ms [HR=1.26(1.04,1.51),P < 0.001]、131–140 ms [HR: 1.15(1.01,1.32), P < 0.01]及≥141 ms [HR: 1.31(1.18,1.46),P < 0.001]。
在校正了显著的人口统计学、既往合并症、P波离散
研究结论
最大P波持续时间的极值(≤90 ms和≥141 ms)是新发房颤、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的重要预测因子。
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为我国单中心队列,无法得到其他种族患者的数据;研究未获得全面的医疗记录以及患者的射血分数信息等。
医脉通编译自:Jiandong Zhou, Andrew Li, Martin Tan, et al. P-wave durations from automated electrocardiogram analysis to predict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mortality in heart failure. ESC Heart Failure. 02 December 2022.
- 上一篇
要点总结,复发性心包炎的影像学和靶向治疗进展 | 高分综述
心包炎是最常见的心包疾病。初次发作后,15%-30%的患者会复发,50%首次复发患者会再次复发。患者通常进展为秋水仙碱耐药和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疾病。迅速发展的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技术和新型靶向疗法为复发性心包炎的管理带来了曙光。本文总结了复发性心包炎诊断和治疗方法,特别强调了CMR和白介素-1(IL-1)阻滞剂在复发性心包炎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 病因学 复
- 下一篇
关于Takotsubo综合征,这几点你需要知道
Takotsubo综合征(TTS)是一种以左心室短暂性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患者通常在情绪或躯体应激后发生左心室扩张和急性收缩性心衰。其症状体征、心电图和心脏标志物与急性心梗相似。虽然TTS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但其诊断和治疗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心血管年会(CSC 2022)期间,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的高磊教授从以下几